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手机在线国产精品,欧美在线小视频,欧美色视频日本高清在线观看,色婷婷日日网,日韩免费小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經濟頻道>>經濟>>正文
警惕金融消費“套路” 小心以身入“局”
2025年03月17日 09時50分   忻州日報

又是一年“3·15”,在金融消費領域,有哪些套路或陷阱?《金融時報》記者梳理了常見的金融消費陷阱,希望幫助消費者練就“火眼金睛”,維護自身權益,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熟悉的企業(yè)圖標不能有假吧?

圖標看起來差不多,是不是就一定沒問題?有時候熟悉的APP圖標,也可能是虛假的外殼。

當下,很多金融機構的APP或者網站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2025年1月21日,中國互聯(lián)網金融協(xié)會(以下簡稱“互金協(xié)會”)稱,近期關注到不法分子通過仿冒金融APP實施詐騙的情況,造成金融消費者財產損失。為提高社會公眾防范意識,保障自身財產安全和信息安全,特發(fā)布風險提示。

“仿冒金融APP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是仿冒金融機構官方APP,即使用與正版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圖標、名稱,從而迷惑金融消費者;二是冒用金融機構名義發(fā)布虛假APP,即不法分子虛構出金融機構從未發(fā)布的APP,掩蓋與官方APP的差異,降低金融消費者的警惕性?!被ソ饏f(xié)會提示。

溫馨提示:涉詐APP套路多,廣大群眾須謹記不明鏈接不點擊、未知二維碼不掃描、陌生網站不瀏覽,從正規(guī)途徑下載APP。

天上掉餡餅,有人可以幫我維權?

借貸逾期了怎么辦?一些有債務問題的用戶選擇在視頻平臺直播中連線“法律主播”或者在社交平臺尋求幫助。

近年來,以“減免債務”為代表的涉金融領域“代理維權”亂象不時出現(xiàn),有的已形成有組織的黑色產業(yè)鏈、非法利益鏈,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金融市場正常秩序。

一些所謂的“代理維權”機構或個人打著為消費者維權的幌子,實則干著非法牟利的勾當。他們可能通過偽造虛假經濟困難證明,指導或冒充借款人向金融監(jiān)管部門以惡意投訴舉報等方式實施違法違規(guī)行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常常要求借款人提供個人敏感信息,這無疑給借款人帶來了極大的信息泄露風險。

溫馨提示:廣大消費者根據實際需求、自身經濟狀況,從正規(guī)渠道選擇適當?shù)慕鹑诋a品和服務,提高風險防范意識。不可輕信不法分子虛假承諾,切勿受慫恿參與違法違規(guī)活動,陷入法律風險陷阱。

什么?我竟然貸了一筆款!

2024年3月15日,央視“3·15”晚會將聚光燈對準了同程金融,該機構以賒銷禮包、回購禮品卡的方式變相開展高息“現(xiàn)金貸”的業(yè)務亂象被公之于眾。

隨著金融市場發(fā)展與監(jiān)管力度的加大,盡管傳統(tǒng)“套路貸”有所收斂,但一些不法分子并未就此收手,轉而以更為隱蔽、復雜的新形式繼續(xù)侵害消費者。

除較為常見的“砍頭息”之外,一些網貸平臺還惡意制造還款障礙、增加還款難度;向難以還款的借款人推薦其他網貸產品等,導致借款人債務堆積難以清償。

線上場景存在套路,線下場景也存在頗多花樣。

你有沒有想過,找工作可能不是單純地找工作,消費的背后也別有目的?不久前,“央視曝光8萬元月薪工作暗藏‘醫(yī)美貸’騙局”的話題沖上熱搜,事件主角劉女士被一份看似誘人的招聘信息吸引,在面試過程中被要求進行高額整形手術,并因此背負了2.5萬元的貸款。

在當今這個經濟多元化的時代,貸款已經成為很多人解決資金問題的常見方式。但是,貸款市場魚龍混雜,有些貸款看似餡餅,實則陷阱,充滿套路。

溫馨提示:天上不會掉餡餅,“套路貸”就是利用了被害人貪便宜的心理和薄弱的法律意識,作案手法并不高明,只要能夠對于類似手法有所熟悉,在借貸的時候能夠迅速識別,就可以規(guī)避被侵害的結局。

手機里的“我”,可能不是我!

即使是面對面視頻或語音通話,在另一端與你交流的,也許并不是真正的那個人。

幾秒鐘的語音,就能克隆聲音;一張靜態(tài)照片,就能生成動態(tài)視頻……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AI)合成技術,行詐騙之實,令人防不勝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靳東兩會建議AI換臉立法”“雷軍稱AI換臉擬聲成違法重災區(qū)”等話題多次沖上互聯(lián)網平臺熱搜。

令人擔憂的是,記者在多個互聯(lián)網平臺查詢發(fā)現(xiàn),一些商家正在利用開源AI工具,提供AI聲音克隆和AI定制換臉服務,價格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違法成本極低。

溫馨提示: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切勿在公共平臺隨意上傳人臉、指紋等生物特征數(shù)據,以防面部信息泄露。社交互動時,若對方視頻通話行為異常,比如表情僵硬、眨眼頻率怪異,可讓其用手指在臉前晃動,查看畫面有無扭曲。對于可疑語音,留意是否有機械尾音、語氣不自然等現(xiàn)象。特別是涉及轉賬、借錢等經濟往來時,務必提高警惕,不能僅憑視頻或語音就輕易相信。

利率超過20%!投不投?

只需投入1萬元,每月即可坐享200元的利息回報?真有這么“萬無一失、穩(wěn)賺不賠”的投資嗎?

答案是:沒有!

不久前,陳阿姨、黃大爺就接連遭遇了這種以黃金投資為名頭的高息陷阱,不法分子偽裝成業(yè)務員,以高額利息、質押黃金為誘餌,通過發(fā)放傳單、電話營銷等方式,誘使被害人上當受騙。

為了讓陳阿姨、黃大爺?shù)羧肫涓呦⑼顿Y陷阱,不法分子騙術花樣頗多、套路滿滿。如開展線下投資課程,大肆宣傳高額回報、創(chuàng)新項目、低風險等投資理念;租賃店面、精心裝修并擺滿各類仿真珠寶和金飾品,帶投資人到店降低其警惕性。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脫離常識的高收益必藏陷阱?!比涨埃足y市、忻州市等反詐中心均對市民發(fā)布預警信息強調,凡是標榜“內幕消息”“穩(wěn)定高回報”的網絡投資理財均為詐騙。

溫馨提示:財富的積累沒有捷徑,不存在低風險高收益的“餡餅”。面對高額利息誘惑,要保持清醒和警惕,冷靜思考,切勿沖動。投資前,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如金融監(jiān)管部門網站,仔細核查相關機構的資質,確認其合法性。 (據《金融時報》)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