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總有一些人比別人更怕冷:在一個屋里,別人穿薄衫,他要裹著外套;別人還在喝溫水,他已經拿起了保溫杯……對此,內分泌科醫(yī)生提醒:甲狀腺是一個“恒溫器”,通過分泌激素來調節(jié)體溫,一旦甲狀腺功能異常,就會出現怕冷或怕熱的情況?!霸诙?,如果比別人更怕冷,未必是‘甲減’,但如果同時出現某幾項癥狀,建議到醫(y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甲減’。”
什么是“甲減”?它有哪些癥狀呢?有人說“甲減”的危害不如“甲亢”大,是真的嗎?對此,山西晚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A病例:突然怕冷確診“甲減”
張女士今年37歲,很愛美,往年冬季不管天氣再冷,她出門逛街時也總是長靴短裙,手腳也總是溫熱的。但奇怪的是,今年還沒過冬至,她卻一反常態(tài)早早就穿上了羽絨服,還一個勁地老嚷嚷冷。而且,原來活潑好動的她,如今整天蔫蔫的,干什么都沒興趣,還經常忘事,老想睡覺。一開始,她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身體虛了”,就開始“食補”,但補品吃了不少,“怕冷”的情況沒有絲毫好轉,她這才想到去醫(yī)院進行檢查。經過化驗檢查,張女士的甲狀腺激素水平明顯低于正常,最終確診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后經過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她的癥狀慢慢消失。
“其實,這就是比較典型的‘甲減’患者。”太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高穎介紹,“甲減”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物效應不足所致的一種全身代謝減低綜合征。在現代生活中,大多數人會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情緒低落、記性不好、沒胃口等癥狀,都可能是甲減導致。
有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臨床甲減患病率為1.0%,發(fā)病率為2.9/1000,且以女性多見,男女發(fā)病率之比為1:4-6。“甲減的發(fā)病率雖高,卻很容易被忽視?!备叻f說。究其原因,一般是因為它起病隱匿,病情進展較緩慢,且早期癥狀不明顯,有80%以上的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患病,也就不會主動求醫(yī)。但“甲減”拖延不治只會引起更嚴重的危害,因此,了解其癥狀盡早發(fā)現及治療是重中之重。
B癥狀:多種多樣且危害較大
高穎介紹,引起“甲減”的原因,常見于自身免疫損傷、甲狀腺破壞、碘過量、抗甲狀腺藥物、下丘腦和垂體病變、先天性疾病等?;颊咴诩膊≡缙诳赡軟]有明顯癥狀,后期有畏寒、乏力、心率減慢等癥狀。具體來說,“甲減”患者可能會感到乏力,常常犯困,體力不足;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反應變慢,情緒容易低落,甚至還出現抑郁、暴躁等不良情緒;體重增加,面容水腫,皮膚干燥、毛發(fā)干枯、指甲又厚又脆;比常人怕冷、少出汗;食欲降低、消化不良、容易便秘;血壓升高、心跳變慢;血脂變高;肌肉骨骼僵硬疼痛、四肢無力、麻木;聲音嘶啞、睡覺打鼾;女性月經變多、經期延長,最后還會出現卵巢萎縮、閉經及不孕的情況;男性乳房發(fā)育、性欲減退等?!拔覀儽容^建議出現3種及以上癥狀的人,到醫(y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p>
“如果只是怕冷、不愿動這些癥狀,是不是不治也沒事?”對此,高穎持否定的態(tài)度,她明確表示,甲減會影響人體的各個系統和器官,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首先,甲減與心血管疾病關系密切,對心血管系統產生危害。甲狀腺激素水平直接影響心臟和外周血管系統,它可以增加心肌收縮力、提高心率、擴張外周動脈和增加心搏血量。甲減時心肌收縮力減弱,心功能減退;動脈彈性減退,外周阻力增高,導致血壓明顯升高。同時,甲狀腺激素對人體的物質代謝起著重要調節(jié)作用。在正常情況下,甲狀腺激素對糖、脂肪、蛋白質合成與分解起著平衡作用。然而在甲減時,這種平衡被打破,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導致人體膽固醇分解代謝下降,同時腎臟對尿酸的排泄能力下降,可導致血液中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尿酸水平升高。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患者得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甲減可導致多種心腦血管并發(fā)癥出現,如心肌肥厚、心臟擴大、心率減慢、心包積液、冠心病以及腦血管意外等。
另外,冬季也是“甲減”的高發(fā)季節(jié),這是因為環(huán)境溫度降低,機體對甲狀腺素的需要量增加,就有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的退化。“有時候,也可能由感染、心腦血管意外、創(chuàng)傷、手術、麻醉和鎮(zhèn)靜藥應用不當所誘發(fā)?!备叻f說,臨床表現有嗜睡、神志不清、昏迷、低體溫、低血壓、低血糖、心動過緩、呼吸困難和四肢肌肉松弛,可伴休克及心肺腎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C治療:并不難日常生活要注意
高穎介紹,“甲減”治療的目標是使甲狀腺激素達到正常水平,此時服用的甲狀腺激素量為生理治療量,被稱為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而一旦被診斷為“甲減”,就需要按內分泌專科醫(yī)生的醫(yī)囑來治療、服藥,藥品的劑量是根據患者本身的甲功水平決定的,因此建議在治療過程中要定期復診、遵醫(yī)囑。
“‘甲減’能自愈嗎?”對此,高穎表示,在“甲減”患者中,能夠自愈的是少數,不能自愈、終生需要服藥的是絕大多數。
日常生活中,建議患者攝入富含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如瘦肉、大豆類;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水果;攝入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類、豆制品、蝦皮等;貧血者應注意選擇含鐵、葉酸、維生素B12豐富的食物。
另外,“甲減”“患者的運動方式應該以輕度至中度的有氧運動為主,結合適當的力量訓練。比如:慢跑、瑜伽、散步和太極拳、力量訓練等。同時,應注意運動的適度,避免過度疲勞。建議運動時間一般為30分鐘至1小時,每周進行3至5次。運動前應充分熱身,減少受傷的風險。運動后,進行適當的放松活動。
山西晚報記者 張夢瑩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