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萍出身于一個石匠世家,耳濡目染,從小就對石藝雕刻特別感興趣,看著長輩們通過一雙巧手,運用指尖上的功夫和技藝,將一塊塊普通的石頭雕刻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她羨慕不已。石藝雕刻的種子便在她幼小的心田里開始萌芽。
1982年9月,趙麗萍中學畢業(yè),到定襄河邊工藝美術廠當了一名女工。她從基礎學起,從學徒做起,逐漸熟練掌握了石雕產品完成的全過程。經過八道工序——采石、選料、設計、成形、打磨、雕刻、刻字、制作,產品完成后,還需打磨拋光、涂抹蜂蠟,使其柔潤光潔。每一道工序都是對毅力耐力的磨煉,每一次雕刻都需傾注心血,每一次修改完善都要力求完美。她深知,只有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yè)績來。后來她進入五臺工藝美術廠,又應聘到忻州工藝美術廠。1996年12月,趙麗萍自主創(chuàng)業(yè),自籌資金,注冊成立了忻府區(qū)碑林刻制部,緊接著又組建了自己的石雕與硯臺制作工匠團隊。
四十年來,雖然崗位變換,工藝更新,品牌創(chuàng)新,但她匠心不變,初心不忘。她踐行著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石雕藝術領域里鉆研,成長為一名鄉(xiāng)村工匠名師。
她積極參與到鄉(xiāng)村振興、旅游景點景區(qū)保護開發(fā)和城市建設發(fā)展中,拿起工具,精雕細刻出一件件石門墩、石欄板、旗桿座、樓踏步、柱雕刻、標志碑、石獅、石鼓、石桌、石凳等石雕精品。她走進職業(yè)中學,走進居民社區(qū),進行雕刻培訓,傳授石雕知識和技巧。對有意愿學習石藝的人,她熱情吸納在自己的身邊,讓他們在工廠里當學徒。在她手把手培育下,學員們學到了技術和本領,出徒后獨當一面,承攬營生,走上了致富之路。
她自己也經常到外地,參加同行業(yè)展銷展覽活動,捕捉信息,交流合作,提升自我。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她參加了山西大學行政管理專業(yè)的函授學習,并取得畢業(yè)證書。2018年,她又參加了北京建筑大學舉辦的非遺培訓。2020年11月,參加省里組織的文旅融合與旅游高質量發(fā)展研修項目學習,并取得了結業(yè)證書。2022年12月,參加省里相關部門舉辦的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建設研修項目學習,取得結業(yè)證書。
學以致用,更新知識,提升素養(yǎng),拓寬視野。經過不斷實踐,她的創(chuàng)作靈感如泉噴涌,精品層出不窮。2000年《山西十大好風光之一·懸空寺硯》作品獲得晉藝“太行杯”文創(chuàng)金獎;2021年作品《和為貴硯》被忻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收藏,《五臺山全景硯》榮獲2021年中國(大連)國際文化旅游產業(yè)交易博覽會“中藝杯”工藝美術優(yōu)秀作品銅獎;2022年4月榮獲“鄉(xiāng)土能人藝人”先進個人稱號,同年10月榮獲“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同年12月被文旅部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石藝雕刻及硯臺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2023年作品入選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清風明月”主題展,同年10月作品《“山西十大好風光”組合硯》榮獲第八屆中國(山西)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暨第四屆山西工藝美術產品博覽會金獎;2025年3月,在山西省多部門聯(lián)合評定的“第二批省級鄉(xiāng)村工匠名師”活動中,趙麗萍被認定為第二批省級鄉(xiāng)村工匠名師。(任琳)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