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四月的太原,半城書香,半城花香。滿園芬芳,沁人心扉。
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在太原舉行。
郁郁乎文哉。
這是又一次弦歌不輟的文化交響。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一路奔涌而來,光芒萬丈。那些如星光般璀璨的傳世經(jīng)典、先賢名士、壯闊山河都在溫潤的紙上、絢麗的屏里、大地的行吟中披光而來,照亮整個春天。
這是又一次滿懷期待的閱讀接力。從首都北京到錢塘江畔,從彩云之南到錦繡太原,如約而來的全民閱讀大會似春風吹拂著神州大地。漫步書香馥郁的城市鄉(xiāng)村,風吹落的每一粒閱讀的種子都在孕育生機,搖過的每一棵閱讀之樹都在拔節(jié)生長。
這是又一次別具魅力的地域文明之旅。何以山西?在這片素有“華夏文明搖籃”美譽的土地上,處處蘊藏著文明的密碼。臨汾陶寺遺址,一把書有“文”字的扁壺,將中國文字的肇始拉回到殷墟甲骨文之前,文字抑或由此濫觴?!对娊?jīng)》里的晉地風物、鳥尊濃縮的青銅世界、鸛雀樓上的詩和遠方、“梁林路”上的古建華章……五千年文明在這里一路光華。行走在這歷史的源流中,既是人生的壯游,亦是靈魂的返鄉(xiāng)。
讀書聲里是吾家。
在太原這座擁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們以閱讀之名,以書會友、共沐書香。分享動人的讀書故事,推薦優(yōu)質(zhì)的精品好書,重讀王勃壯麗工巧的《滕王閣序》、司馬光體大思精的《資治通鑒》、趙樹理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山藥蛋派”文學,探討“培育讀書風尚 建設文化強國”的多元路徑,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閱讀是文明的標志,事關一個人、一個民族的精神高度。讓閱讀的力量奔騰不息,是源自歷史深處的自信,也是在文明賡續(xù)傳承中走向未來的責任與使命。
一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書中自有黃金屋”“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關于讀書的名言俗語,以及先賢們的勸學讀書之道,已深入人心,成為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毛澤東同志曾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yǎng)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fā),樹立崇高理想,涵養(yǎng)浩然之氣。”
讀書,天下第一等的好事,在中國人的價值體系中,從古至今都無可辯駁。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一座城市,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會因為閱讀,抵達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4月23日設為“世界讀書日”,呼吁全球各地的人們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
2006年,我國11個部門發(fā)出《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2016年,首個國家級全民閱讀規(guī)劃印發(fā)。2022年,“深化全民閱讀活動”被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從2014年起至今,“全民閱讀”已連續(xù)12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倡導”到“大力推動”“深入推進”,再到今年的“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全民閱讀已經(jīng)上升為重要的國家戰(zhàn)略。
中央各有關部門積極行動,相繼印發(fā)《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全國已有20個省(區(qū)、市)頒布了地方性閱讀法規(guī),遍及城鄉(xiāng)的閱讀空間如雨后春筍,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蓬勃興起。
為閱讀設節(jié)、為閱讀立法、為閱讀舉辦大會、為閱讀建立機制、為閱讀開辟空間、為閱讀營造氛圍……今天,閱讀不僅是讀書人的事情,也是所有人的事情;不僅是個人的事,也是國家的事;不僅是國民成長的密鑰,更是國家文化傳承和民族精神塑造的基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全民閱讀,反復談到閱讀。
2019年,在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p>
2022年,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寫道:“希望廣大黨員、干部帶頭讀書學習,修身養(yǎng)志,增長才干;希望孩子們養(yǎng)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p>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參加政協(xié)聯(lián)組會時強調(diào):“書香是一種氛圍?!?/p>
這些對閱讀的期許,言辭懇切,語重心長。
二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當閱讀被冠以“全民”二字,便體現(xiàn)出鮮明的價值導向。書香中國、書香社會、書香城市、書香校園……以“書香”為名的共識和行動,應者云集。閱讀生態(tài)在潛移默化中被重塑。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至2023年,我國成年人各種媒介綜合閱讀率由76.3%提升到81.9%,年人均紙質(zhì)圖書和電子書合計閱讀量由6.74本提升至8.15本。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由77.0%提升至86.2%,年人均圖書閱讀量由5.49本升至11.39本。
十年間,人均紙質(zhì)圖書和電子書閱讀量穩(wěn)步提升,閱讀人口顯著增加,全民閱讀風尚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
“書香山西”的傾力打造,正是一個典型縮影。
4月17日,在一排海棠樹的映襯下,以“書本”為造型的太原市圖書館顯得格外明亮。早上9時許,擁有3800多個閱覽坐席的圖書館內(nèi)幾乎座無虛席。一排排卷帙浩繁的書籍,一個個埋頭讀書的身影,偶爾傳出書頁翻動的聲音,都像城市在積蓄力量。這座擁有70余年歷史,建有37個分館、8座城市書房、68座自助圖書館,每天接待上萬讀者的圖書館,已成為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
坐標太原市迎澤區(qū),騎一輛單車,一個小時之內(nèi),就可以與文瀛城市書房、鐘樓書院、新華南宮書店、山西省少兒圖書館、爾雅書店,一一相遇。無論走進哪一間,別具一格的閱讀空間和濃郁的書香,都會瞬間滌蕩身心的疲累,讓人流連忘返。
遠在太行山上的高平市許莊村農(nóng)家書屋,坐落在花田鄉(xiāng)舍間,常有村民們利用農(nóng)閑時間來這里學習農(nóng)技知識。而55座“河東書房”已如繁星般散落在運城市的大街小巷,當退休老人在這里分享《運城鹽文化史》,快遞小哥捧讀《平凡的世界》,閱讀讓生活更美好變得具象而觸人心弦。
近年來,山西持續(xù)增加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逐步構(gòu)建起由120余座圖書館、3200余家實體書店、18800多個農(nóng)家書屋組成的省市縣鄉(xiāng)村五級公共閱讀服務體系。這些全面覆蓋城鄉(xiāng)的“館”“店”“屋”公共閱讀空間,讓“時時可閱讀、處處能閱讀、人人愛閱讀”的愿景走進現(xiàn)實,極大地保障了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讓閱讀成為觸手可及的事情,讓閱讀日用而不覺,更多毛細血管還有待打通,那些小而美的城市閱讀空間還有待注入更富生命力的源頭活水,那一間一間的農(nóng)家書屋還有待延伸拓寬服務功能,使其真正“用起來”“活起來”,成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精神糧倉”。推動閱讀服務設施形神兼?zhèn)洌瑫悴拍芤宦贩曳肌?/p>
一樹春風千萬枝。推進全民閱讀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內(nèi)容,走過了從無到有的歷程,正在走向從有到優(yōu)的提質(zhì)增效之路。不論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文化服務供給,追求供需適配、內(nèi)外兼修,正當其時。
三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4月6日上午,山西省圖書館長風館雅集室內(nèi)座無虛席,一場《王勃的生命與詩文》的講座正在進行。作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出身于什么樣的家庭?千古名篇《滕王閣序》是怎樣寫成的?講座帶領大家走進王勃的世界來探尋答案。
開壇20多年來,山西省圖書館“文源講壇”已累計舉辦公益講座3000余場,聽眾達50余萬人次,成為讀者心中“永不失約的星期天”。并與“山西科學講壇”“新時代作家大講堂”“出版晉軍·悅讀山西”、劉慈欣故鄉(xiāng)科幻文化活動周等眾多活動,共同構(gòu)成了推廣全民閱讀的“晉字號”品牌矩陣。
全民閱讀關鍵在“全”,要在全民中推廣,也要靠全民來推廣。2021年7月1日,《山西省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正式施行。條例明確提出,全民閱讀促進工作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益普惠、資源共享、重點保障的原則。其中規(guī)定,每年7月至9月為“書香三晉·文化山西”全民讀書季。
萬家燈火共書聲。在全民閱讀大會的引領下,在“書香三晉·文化山西”全民讀書季的帶動下,多層面多維度可持續(xù)的群眾性閱讀推廣活動如星火燎原。
校園書香最是濃厚。閱讀是立德樹人、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重要途徑。近日,太原市杏花嶺區(qū)后小河小學內(nèi),第五季“悅享·閱讀”讀書節(jié)啟幕。獲評全國“書香校園”的后小河小學始終堅守閱讀的“四個一定”:即“圖書館”一定是“讀書館”,“教書人”一定是“讀書人”,“閱讀”一定是“悅讀”,“家庭”一定是“書香門第”?!吧俣脤W,如日出之陽”。目前,全省中小學校中,已近2000所設立讀書節(jié),近5000所設立讀書角,4000多所開設了閱讀指導課。書香校園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閱讀場域,而是形成了生生共讀、師生共讀、家校共讀的閱讀生態(tài)。“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的校園,定是最美的校園。
推廣力量微光成炬。在快節(jié)奏的當下,一個人的閱讀熱情、閱讀習慣、閱讀質(zhì)量往往需要喚醒、陪伴和引領。閱讀推廣機構(gòu)、閱讀推廣人、閱讀志愿者,就成為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4月2日下午,在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河溿書社第42期讀書交流分享會如約舉行。河溿書社成立于2017年,迄今為止,1700多天的打卡、2900篇讀后感,成為每一位社員成長的見證。河溿書社只是眾多讀書會的縮影。長治市瑯瑯悅讀會、呂梁市讀書協(xié)會、原平市時光讀書會、太原理工大學千人誦讀活動、山西師范大學春秋讀書會……它們遍及三晉大地,如微光照亮著閱讀之路。
閱讀推廣的力量同樣在鄉(xiāng)村破土而生。在“鄉(xiāng)村閱讀榜樣”“鄉(xiāng)村閱讀推廣人”的評選中,一批愛閱讀、善推廣的鄉(xiāng)村老師、農(nóng)家書屋管理員、圖書館館長脫穎而出,他們是一個個書香世界里虔誠的“點燈人”,希望用執(zhí)著與熱愛點亮鄉(xiāng)村的每一間書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旅游日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推進閱讀與旅游融合,就成為必然選擇。而三晉大地,蘊藏著最生動的“文化讀本”?!爸刈吡毫致贰薄案蚩沼紊轿鳌钡忍厣穆镁€路的火爆,以及“走讀山西”系列叢書、《山西文物日歷》等出版物的熱銷,正是表里山河與晉版圖書的相互致意。且與詩書共遠方,那些“站著的典籍”與書中的典籍交相輝映,一起穿越時光浸潤現(xiàn)代心靈。
涓涓細流,可成江海。閱讀是終身之事,是一項持之以恒、潛移默化的精神活動。經(jīng)典重讀、名家領讀、詩詞誦讀、家庭共讀……一點一滴的滋潤、日拱一卒的堅持,書香社會方可蔚為大觀。
四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
今年2月,許多讀者發(fā)現(xiàn),太原市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里的“博看AI書苑”引入了先進的AI閱讀助手,支持刷、看、問等多種交互方式,極大提升了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去年10月,“博看AI書苑”上線,涵蓋了4千余種期刊、5萬余冊圖書電子版、10萬小時有聲聽書內(nèi)容。不斷升級的數(shù)字技術讓閱讀有了更新鮮的“打開方式”。
從“一卷在手”到“一屏萬卷”,從有聲閱讀到視頻講書,隨著數(shù)字時代的到來,“云閱讀”不僅讓海量書籍變得“觸手可及”,而且在人工智能、VR等技術賦能之下,變得越來越立體有趣。2023年,我國數(shù)字閱讀用戶規(guī)模已達到5.7億。
數(shù)字閱讀成為推進全民閱讀的重要引擎。日前,國家新聞出版署就《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到,國家鼓勵促進全民閱讀的新技術、新載體、新設施等的開發(fā)與應用。近年來,山西持續(xù)提升數(shù)字閱讀服務能力,全省已建成省市縣三級公共文化云平臺,累計訪問量突破3000萬人次,遠在平順縣的村民可以通過文化云平臺預約一場非遺講座;山西省圖書館開通線上“晉圖飛閱”服務,讓借書像點外賣一樣,線上下單,快遞直達;晉城市搭建了“晉城農(nóng)家書屋App”數(shù)字平臺,隨時隨地都能看書聽書……
數(shù)字閱讀帶來了便捷立體的閱讀體驗,也帶來碎片化、淺表化的挑戰(zhàn)。而回味傳統(tǒng)的紙質(zhì)閱讀,捧一卷在手,淺淺墨香所帶來的溫暖、寧靜、質(zhì)感、專注,令人著迷。在擁抱新型閱讀方式的同時,如何守護好傳統(tǒng)閱讀這個基本盤,如何處理好“讀書”與“刷屏”的關系,如何做好“紙數(shù)融合”的平衡,讓二者形成良性互動,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答案:“數(shù)字閱讀要和傳統(tǒng)閱讀結(jié)合起來,守住我們的內(nèi)核和素養(yǎng)。”
AI時代,無論是屏幕的流光,還是書卷的墨香,抑或兩者和合共生,只要涵泳其間,守住我們的內(nèi)核和素養(yǎng),閱讀終將帶我們走向更遼闊的世界。
春風浩蕩詩書香。在太行、呂梁山上,在黃河、汾河岸畔,我們與山河共讀,探尋詩文足跡,傳承千年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閱讀,是通向未來的鑰匙。讓我們在全民閱讀中凝聚奮進力量,以濃濃書香涵育精神世界,以瑯瑯書聲助力文化強國建設行穩(wěn)致遠。
本報編輯部
(責任編輯:梁艷)